回到锦衣卫衙门,午后五六点,夕阳透进屋里,落在案上。
陆云坐着,眉头紧锁。
他在想方才见到帝绮罗的事。
这位长公主多年未回京。先帝在世时,就许给了荣国公的长子,司马清岳,湘雨的大哥,司马清岳这些年一直在北疆东王麾下。
先帝死后,帝绮罗便随夫去了北地,从没回来过。
可今日,她出现在京城,流香苑中,这绝对不会是巧合。
正当陆云思索之时,门被敲响了。
“指挥使,这是长公主出北疆后的行程。”
周同方把一份薄薄的折子放到案上,待陆云点头后,递送后,便站在一旁。
陆云拿过来,翻了几页,行程写得清清楚楚:先从北疆去了西陲,再南下入京。一路换了三次马队,按说都是正经官道。
可他很快注意到一行字。
第五日,改道走水路,从泗水渡口绕行三百里。
陆云手指轻轻敲了下这行字,眉头皱得更紧。
好好的大路不走,非要走水路,多绕了三百里?
他往下看,随行名单里一个名字被红笔圈出:
沈谧,随行护卫。
沈谧。
陆云抬头,看了周同方一眼,询问道:“人,现在在何处?”
“在通州驿馆。”
陆云把折子放下,眼里透出一抹思索之色。
怎会在通州?
通州离云都府不过半日路程,沈谧若是护卫,理应随行进京。他为何滞留在通州?
陆云指尖敲着案面,心里飞快盘算。
忽地抬头,眼里闪过一丝异色,伸手把折子从头翻到尾,又抬眼看向一旁的周同方:“北疆到京城,最快多久?”
周同方想了下:“骑马半月,马车一月。”
“若是走水路,多绕三百里呢?”
“一月半。”
陆云手里攥紧了折子。
骑马半月,马车一月,水路再慢,也不过一月半。可这上面写的是九月出北疆,如今已是十一月。整整三月。
不对。
她不是今天到的京城。她早就到了,至少一个月。
这一个月,她在做什么?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?为何不入宫去见陛下?
还有走水路,护卫留在通州。
这里头,必有文章。
陆云脑中一道亮光闪过,猛地抬起头看向周同方。
“去备马。”
周同方愣了下,随即低声应道:“是。”
立刻转身去吩咐小旗备马。
片刻后,陆云走到衙门外。
十几名锦衣卫已整装待发,飞鱼服在日光下泛着暗纹,刀鞘在腰侧轻轻碰撞。
陆云翻身上马,目光冷冽:“走,去通州。”
众人齐声应下,马蹄声很快淹没在风声之中。
就在陆云赶往通州的路上,皇宫干清宫内,女帝也终于见到了多年未曾谋面的长姐,瑶光长公主帝绮罗。
寝殿内香炉轻烟袅袅,暖黄色的灯火照在帷幔上,映出一层朦胧光影。
女帝静静坐在案后,看着那抹熟悉的身影从殿门处缓缓走来,心里生出几分复杂。
帝绮罗步履从容,走到殿中,微微俯身行礼,声音淡淡:“臣,叩见陛下。”
女帝看着她,沉默片刻,才缓缓开口:“皇姐何时回京?为何不提前通报一声?”
帝绮罗抬眸,神色未见波澜:“几日前到的。舟车劳顿,先在通州歇了几日。”
“唔。”
女帝点了点头,语气略微缓和:“皇姐辛苦了。”
帝绮罗看着她,冷傲的面容上浮起几分淡淡笑意,目光在女帝脸上停了片刻,缓缓道:“几年不见,陛下倒是越发像父皇了。”
女帝微微怔住,随即抬眼望着她,眉目间少了些帝王的凌厉,声音低下来:“若父皇在世,见到你回京,必定高兴。”
帝绮罗静静看着她,神色依旧清冷,却轻轻点头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两人对视片刻,都没再说话。寝殿里只余下灯火轻微的噼啪声,氛围一时沉寂。
片刻,还是女帝先开口:“皇姐,这次回京,可是有何要事?”
帝绮罗收回目光,声音淡然:“多年未归,这次想看看京中旧景,也想去父皇灵前祭拜,尽一尽人子之孝。”
“打算停留多久?”
“半月便会离开。”
闻言,女帝轻轻颔首,眼底闪过一丝异色,没有再多问。
两人隔着案几对坐,目光交错,又陷入一阵沉默。
良久,帝绮罗才缓缓开口:“陛下,如今朝中大小事务繁杂,你还需多学学父皇当年如何治国用人。”
女帝微微蹙眉,看着她,语气中带了几分不解:“皇姐此言,何意?”
帝绮罗并未立刻回答,只是垂眸,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暗纹,片刻后,才抬眼望向她,唇角扯出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:“陛下不必多心。只是今日臣在一处见到一个人,偶有所感罢了。”
“何人?”
“陛下亲封的安远侯,陆云。”
女帝神情微动,挑眉看着她:“怎么,小云子招惹到皇姐了?”
帝绮罗轻轻摇头,语气仍旧平淡:“这倒不是。臣只是觉得,这安远侯行事太过跋扈,仗着手里权势,在旁人府邸张狂无忌,连堂堂二品大员都不放在眼里。”
她说到这,顿了顿,眸光微冷:“陛下,你莫要忘了,当初周国覆亡,就是因宦官专权跋扈。太监终究是没根的人,若任由他如此,只怕大夏会步周国后尘。”
殿中一时静下来,女帝垂眸,手指轻轻摩挲着桌面,神色似在思索。
半晌,她才缓缓开口:“皇姐教训得是,朕受教了。此事,朕会好好处置。”
帝绮罗看着她,神情淡淡:“臣也只是心中忧虑,才敢妄言!!”
说完,她抬手行礼,语气平静:“若陛下无事,臣便告退了。”
女帝站起身,目光在她脸上停了片刻:“此时天色已晚,皇姐还是在宫里住下吧。”
帝绮罗微微颔首,神情未改:“那便叨扰了。多年未归,臣也想在瑶华宫住一夜。”
“瑶华宫如今仍与皇姐当年离去时一般,皇姐自去便是。”
帝绮罗静静看了她一眼,抬手行礼,声音不高:“臣告退。”
说完转身缓缓走出寝殿,身影在灯火里显得格外修长清冷。
女帝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,目光深沉许久,才低声吩咐:“夏蝉,去传小云子来见我。”
“是。”
夏蝉答应一声,快步退下。
女帝走到窗前,微凉的夜风吹起几缕发丝。窗外十一月的寒意透进来,宫墙在月下一片寂寥,枯枝影子落在窗棂上,零落斑驳。
女帝抬手拢了拢衣袖,眉心微微皱起。
皇姐为何忽然回京?还与小云子见面?两人看着显然闹得不欢而散。
一阵沉寂后,殿门口传来脚步声,夏蝉重新进殿,俯身禀道:“回陛下,安远侯不在宫中,也不在锦衣卫。属下查过,说是去了通州。”
“通州?”
女帝微微一愣,心中闪过一丝异样的预感。
通州……
皇姐也说,自己先在通州歇息了几日。
小云子见过她之后,转身就去了通州?
女帝垂眸,指尖缓缓收紧,眼底深处一抹疑虑愈发浓重。
片刻后,她抬起头,声音平静,却比先前低沉几分:“夏蝉,若小云子回来,第一时间来报。”
“是。”
夏蝉应声退下,寝殿里又恢复了寂静。
风声依旧,灯火摇曳,映照着女帝阴晴不定的脸庞。
陆云坐着,眉头紧锁。
他在想方才见到帝绮罗的事。
这位长公主多年未回京。先帝在世时,就许给了荣国公的长子,司马清岳,湘雨的大哥,司马清岳这些年一直在北疆东王麾下。
先帝死后,帝绮罗便随夫去了北地,从没回来过。
可今日,她出现在京城,流香苑中,这绝对不会是巧合。
正当陆云思索之时,门被敲响了。
“指挥使,这是长公主出北疆后的行程。”
周同方把一份薄薄的折子放到案上,待陆云点头后,递送后,便站在一旁。
陆云拿过来,翻了几页,行程写得清清楚楚:先从北疆去了西陲,再南下入京。一路换了三次马队,按说都是正经官道。
可他很快注意到一行字。
第五日,改道走水路,从泗水渡口绕行三百里。
陆云手指轻轻敲了下这行字,眉头皱得更紧。
好好的大路不走,非要走水路,多绕了三百里?
他往下看,随行名单里一个名字被红笔圈出:
沈谧,随行护卫。
沈谧。
陆云抬头,看了周同方一眼,询问道:“人,现在在何处?”
“在通州驿馆。”
陆云把折子放下,眼里透出一抹思索之色。
怎会在通州?
通州离云都府不过半日路程,沈谧若是护卫,理应随行进京。他为何滞留在通州?
陆云指尖敲着案面,心里飞快盘算。
忽地抬头,眼里闪过一丝异色,伸手把折子从头翻到尾,又抬眼看向一旁的周同方:“北疆到京城,最快多久?”
周同方想了下:“骑马半月,马车一月。”
“若是走水路,多绕三百里呢?”
“一月半。”
陆云手里攥紧了折子。
骑马半月,马车一月,水路再慢,也不过一月半。可这上面写的是九月出北疆,如今已是十一月。整整三月。
不对。
她不是今天到的京城。她早就到了,至少一个月。
这一个月,她在做什么?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?为何不入宫去见陛下?
还有走水路,护卫留在通州。
这里头,必有文章。
陆云脑中一道亮光闪过,猛地抬起头看向周同方。
“去备马。”
周同方愣了下,随即低声应道:“是。”
立刻转身去吩咐小旗备马。
片刻后,陆云走到衙门外。
十几名锦衣卫已整装待发,飞鱼服在日光下泛着暗纹,刀鞘在腰侧轻轻碰撞。
陆云翻身上马,目光冷冽:“走,去通州。”
众人齐声应下,马蹄声很快淹没在风声之中。
就在陆云赶往通州的路上,皇宫干清宫内,女帝也终于见到了多年未曾谋面的长姐,瑶光长公主帝绮罗。
寝殿内香炉轻烟袅袅,暖黄色的灯火照在帷幔上,映出一层朦胧光影。
女帝静静坐在案后,看着那抹熟悉的身影从殿门处缓缓走来,心里生出几分复杂。
帝绮罗步履从容,走到殿中,微微俯身行礼,声音淡淡:“臣,叩见陛下。”
女帝看着她,沉默片刻,才缓缓开口:“皇姐何时回京?为何不提前通报一声?”
帝绮罗抬眸,神色未见波澜:“几日前到的。舟车劳顿,先在通州歇了几日。”
“唔。”
女帝点了点头,语气略微缓和:“皇姐辛苦了。”
帝绮罗看着她,冷傲的面容上浮起几分淡淡笑意,目光在女帝脸上停了片刻,缓缓道:“几年不见,陛下倒是越发像父皇了。”
女帝微微怔住,随即抬眼望着她,眉目间少了些帝王的凌厉,声音低下来:“若父皇在世,见到你回京,必定高兴。”
帝绮罗静静看着她,神色依旧清冷,却轻轻点头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两人对视片刻,都没再说话。寝殿里只余下灯火轻微的噼啪声,氛围一时沉寂。
片刻,还是女帝先开口:“皇姐,这次回京,可是有何要事?”
帝绮罗收回目光,声音淡然:“多年未归,这次想看看京中旧景,也想去父皇灵前祭拜,尽一尽人子之孝。”
“打算停留多久?”
“半月便会离开。”
闻言,女帝轻轻颔首,眼底闪过一丝异色,没有再多问。
两人隔着案几对坐,目光交错,又陷入一阵沉默。
良久,帝绮罗才缓缓开口:“陛下,如今朝中大小事务繁杂,你还需多学学父皇当年如何治国用人。”
女帝微微蹙眉,看着她,语气中带了几分不解:“皇姐此言,何意?”
帝绮罗并未立刻回答,只是垂眸,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暗纹,片刻后,才抬眼望向她,唇角扯出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:“陛下不必多心。只是今日臣在一处见到一个人,偶有所感罢了。”
“何人?”
“陛下亲封的安远侯,陆云。”
女帝神情微动,挑眉看着她:“怎么,小云子招惹到皇姐了?”
帝绮罗轻轻摇头,语气仍旧平淡:“这倒不是。臣只是觉得,这安远侯行事太过跋扈,仗着手里权势,在旁人府邸张狂无忌,连堂堂二品大员都不放在眼里。”
她说到这,顿了顿,眸光微冷:“陛下,你莫要忘了,当初周国覆亡,就是因宦官专权跋扈。太监终究是没根的人,若任由他如此,只怕大夏会步周国后尘。”
殿中一时静下来,女帝垂眸,手指轻轻摩挲着桌面,神色似在思索。
半晌,她才缓缓开口:“皇姐教训得是,朕受教了。此事,朕会好好处置。”
帝绮罗看着她,神情淡淡:“臣也只是心中忧虑,才敢妄言!!”
说完,她抬手行礼,语气平静:“若陛下无事,臣便告退了。”
女帝站起身,目光在她脸上停了片刻:“此时天色已晚,皇姐还是在宫里住下吧。”
帝绮罗微微颔首,神情未改:“那便叨扰了。多年未归,臣也想在瑶华宫住一夜。”
“瑶华宫如今仍与皇姐当年离去时一般,皇姐自去便是。”
帝绮罗静静看了她一眼,抬手行礼,声音不高:“臣告退。”
说完转身缓缓走出寝殿,身影在灯火里显得格外修长清冷。
女帝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,目光深沉许久,才低声吩咐:“夏蝉,去传小云子来见我。”
“是。”
夏蝉答应一声,快步退下。
女帝走到窗前,微凉的夜风吹起几缕发丝。窗外十一月的寒意透进来,宫墙在月下一片寂寥,枯枝影子落在窗棂上,零落斑驳。
女帝抬手拢了拢衣袖,眉心微微皱起。
皇姐为何忽然回京?还与小云子见面?两人看着显然闹得不欢而散。
一阵沉寂后,殿门口传来脚步声,夏蝉重新进殿,俯身禀道:“回陛下,安远侯不在宫中,也不在锦衣卫。属下查过,说是去了通州。”
“通州?”
女帝微微一愣,心中闪过一丝异样的预感。
通州……
皇姐也说,自己先在通州歇息了几日。
小云子见过她之后,转身就去了通州?
女帝垂眸,指尖缓缓收紧,眼底深处一抹疑虑愈发浓重。
片刻后,她抬起头,声音平静,却比先前低沉几分:“夏蝉,若小云子回来,第一时间来报。”
“是。”
夏蝉应声退下,寝殿里又恢复了寂静。
风声依旧,灯火摇曳,映照着女帝阴晴不定的脸庞。